古代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,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,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。一、不满周岁度:小儿初生之时,赤子、襁褓:未满周岁的婴儿,汤饼之期:指婴儿
古代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,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,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。一、不满周岁度:小儿初生之时,赤子、襁褓:未满周岁的婴儿,汤饼之期:指婴儿出生三日,旧俗小儿出生三日,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,也作汤饼宴、汤饼会。二、1岁牙牙:象声词,婴儿学语的声音,三、2岁孩童:指二至三岁的儿童,四、3-8岁垂髫:三四岁至七岁(女)、八岁(男)的儿童。
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。始龀:儿童换牙,即脱去乳牙长出恒牙。按生理常规,男孩八岁、女孩七岁时换牙。六、9岁九龄:为九岁。黄口:十岁以下。指数之年:儿童九岁。七、10岁幼学:十岁。外傅之年:儿童十岁。八、12岁金钗之年:女孩十二岁。九、13岁豆蔻年华:指女子十三至十四岁。舞勺之年:少年十三至十五岁。十、14岁将笄之年:指女子十四岁十一、15岁及笄:笄,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。
古代年龄称谓一岁以下——如婴儿;2 ~ 3岁——儿童期;女生7岁——岁;男孩8岁——8岁;童年一般叫——总角;10岁以下——黄口;13 ~ 15岁——舞勺之年;15 ~ 20岁——舞象之年;12岁(女)——柴进之年;13岁(女)——壮年,15岁(女)——壮年;16岁(女)——破瓜年,碧玉年;
24岁(女)——风华正茂;要结婚——梅花之年;到30岁(女)——半老的徐娘;20岁(男)——弱冠;30岁(男)——三十岁;40岁(男)——不容置疑之年,强者之年;50岁——年过半百,知是非之年,知人生之年,爱夫之年,大燕之年;60岁——花甲之年、平头甲之年、耳听之年、张相之年;70岁——古而稀,国之年,事之年,政之年;
十六岁被称为碧玉年华。一个人出生时被称为婴儿,不到一岁时被称为婴儿。2到3岁被称为孩子。一个7岁的女孩叫李年。据说一个男孩七岁的时候很小。10岁以下的叫黄口。13到15岁被称为舞勺年。15到20岁被称为大象跳舞年。当女孩12岁时,她被称为柴进年。女孩13岁,叫豆蔻。一个女孩15岁。16岁,人称碧玉年华;20岁时,他被称为陶黎念华。24岁,被称为华新年华;女人结婚重票?梅花之年。男人20岁被称为弱冠。
40岁被称为不惑之年。50岁被称为知命之年,60岁被称为花甲之年或听觉之年。70岁时70岁,80岁被称为杆王朝之年。80到90岁?毛年,毛年,百岁快乐。除此之外,还有人把童年叫做总角,少年叫做一束头发,要嫁人的女人叫做等年或字,老人叫做白头或头,长寿的老人叫做黄毛等等,古代年龄称谓集合:婴儿:一岁以内。孩子:两到三岁,出生日期:女七岁。